今年9月22日,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宣布,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.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,打破了美国保持7年的世界纪录。
水冷磁体除了设计上的创新外,安装也需要小心谨慎,甚至是与时间赛跑,4年的日日夜夜,磁体负责人房震历历在目。因为一些比特片是纯铜的材质,很容易氧化,在安装时常常是一个人十几个小时不说话来完成。
设备大、设备多是水冷系统的特点。有一年夏天,制冷机突然停了,原来是室外冷却塔堵住了,瘦小的女工程师、水冷系统负责人唐佳丽和另一位女性同事一起爬上塔顶,用手一点点地掏杂质,汗水流到了眼睛里,辣得睁不开,终于将问题解决了。
磁场由电流产生,磁场强则功率大。要产生稳定的磁场,电源系统负责人王灿还要让系统的大电流非常稳定——在数个小时以内的波动范围要在1/100000以内。在这个系统里,哪怕是一点声音,王灿都知道出自哪里,是否正常。
水冷磁体中控系统负责人张俊2010年来到科学岛工作,参与了多个磁体的设计、调试投用,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错。当这次最新研制的水冷磁体第一次达到42.02万高斯的时候,全场鸦雀无声,无人鼓掌。张俊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带头鼓掌,但是曾经发生的“掉电”让他决定先“淡定一点”,稳了1分钟,张俊和房震心里知道成功了,每个人这才松了口气。
现在,这个新的磁体成了各个科研单位争抢的香饽饽,机时安排得满满的,新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产生,继续照亮着这座科学小岛的荣光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kjt.ah.gov.cn/kjzx/mtjj/122639461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